- A+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
高考模式关乎着初高中的教学体系,还关乎着高等教育的质量,为保证这两方面的优质,在过去的45年,高考一直在摸索最适合的模式。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至今已经过去了45年,时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在改变,青少年的思想在改变,为了寻找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模式,高考也一直不断改革,45年时间里,经历了3次大改革。
45年间,高考发生的三个大改革
最开始实行文理分科的模式,文科数语外+政史地,理科数学外+物化生。
固定的文理科模式,让一些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而且太过于绝对的文理科组合,抹杀掉了学生的可能性。
之后修改成学业水平测试的模式,选择文科也需要学理科,在高考之前进行系统测试,纳入高考成绩中。
学业水平测试可操作空间太大,不符合高考的严谨性,还需要进行下一步修改。
目前,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6个省份实行3+3高考模式,数语外三大主科固定,剩下政史地物化生六大科,随意选择3科进行组合。
这种模式给了考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但是却存在bug,因物理难度比较大,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放弃物理,这不符合“科教兴国”的教育理念。
又在从3+3的基础上推出了3+1+2模式,物理和历史必选一个,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任选其二。
目前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海南、广东、重庆8个省份实行3+1+2高考模式,已在2021年完成第一次高考,效果还是不错的。
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7个省份,在2021年也开始高考改革,2024年正式开始实行3+1+2高考模式。
新高考模式已经实行1年了,后续还有一批省份在改革,在这个时间节点,一个问题显露出来,继物理后又有两门学科受到了冷落。
3+1+2高考模式下,两门学科被冷落
个别地区实行3+3模式,暴露出问题,物理惨遭冷落,没想到实行3+1+2模式后,竟有两门学科被打入了冷宫,这两门学科就是化学和历史。
- 化学老师闲得发慌
3+1+2高考模式下,物理成为必选科目之一,选择物理就是偏理科了,高考报考选专业选学校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相对选物理的人会偏多一些。
本以为物理和化学是捆绑在一起的,选化学的人也不会少,但是化学作为物理后第二难学科目,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不愿意同时选物理和化学。
所以3+2+1模式下,化学也是最惨淡的学科,选的学生少的可怜,曾经化学老师一个人带3个班,忙的脚打后脑勺,现在一个班都凑不齐,闲得发慌。
- 历史老师只是表面风光
本以为历史与物理同等地位,也是必选科目之一,选择的人一定不少,但现实情况却恰好相反。
选择物理98%以上的专业都能选择,具有报考优势,为了上大学做考虑,很多学生会硬着头皮学物理,然后搭配生物、政治这样的文科一起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所以历史也仅是表明风光,并不受待见,历史老师也是如此,地位并没有提升。
为拯救历史和化学,下发新政策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毕竟3+1+2的高考模式才仅仅实行了1年,问题还没有老化成灾,还有解决的机会。
2021年高考结束后,教育部就下发了选科组合和报考新限制,报考专业的要求更细致化了。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需要同时选物理和化学,一半以上的学校和理工科专业都要求同选二者;
想学公安学、政治、马克思理论学等文科,需要同时选历史和政治。
运用这种捆绑政策,将化学和历史从沼泽中拯救出来,解决了3+1+2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
不过也有人质疑,物理和化学捆绑,历史和政治捆绑,这和以前的文理分科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不是下雨天浇地,多此一举吗?
任何一种政策的实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是在慢慢摸索的过程发现,3+1+2高考模式,也许还存在问题,但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找到最适合当代学生的模式。
今日话题:
新高考模式实行1年,你有哪些感触?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