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为什么有些二本专业的分数比一本还高,一本分数去选择一个二本的专业究竟值不值?
一些专业度较强的的院校,最低分数也是很高的。比如上海海关学院,属于普通的财经类院校,可是在各地区的录取平均分都在550分以上,重庆市15年的平均分已经达到612分,默默的说一句,该院校2007年才从专科升格为本科;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虽然在陕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文史类、理工类最低分也分别达到560分和528分,令人“不明觉厉”!
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有“一本实力”,不填报往年分数线与一本线持平的学校,而是直接选择二本录取的机会,参与竞争其中热门专业,对二本线上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产生较大压力,这部分考生若在填报时没有注意各校间分数级差,或坚持留沪不填外地高校,很可能进入专科层次录取。
优才哥提醒:2017院校具体分数线到时请参考考试院的最新数据。
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是看该校的分省招生计划:实力强的二本院校通常会在外省(市、自治区)投放较多的招生计划,而那些不具竞争优势的学校因为名声不够响亮、实力不够强劲,通常会将招生范围局限于本省(市、自治区)及经济较落后的省份。当然,这只是对学校初步的判定,你还应该进一步关注一下该校的硕博点、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特色专业建设点、师资结构、校友力量,等等数据都能直观反映学校的学科实力、人才培养质量。
如果你计划报考省内学校,“多打听”和“实地考察”则是最稳妥的甄别方法:本省学校因为大家通常比较熟悉,你的老师、邻居、上届学兄学姐或父母的熟人中就有其校友,认真打听一番对该校的口碑也就大致心中有数了。实在还不放心,亲自去学校一趟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儿。
感谢邀请。我在招生办工作,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本院校录取分数比一本线还高,专科院校录取分数比本科线还高,这种情况都是必然存在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分数线一般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划定,如某省一本招生计划数5万人,则按1.2倍划线就有6万人上一本线。而6万人中必定只有5万人能被一本录取,剩余的1万人只能就读下一批次二本院校,这就是必然会有部分二本院校分数高于一本线的原因。
另一方面,谈到一本分数读二本院校亏不亏的问题。这就涉及到重学校还是重专业的问题,一本层次中的低分考生,其在一本院校中往往是较难择到理想专业的,这些考生往往会有部分人轻学校重专业,如选择二本院校中的财经类、医学类专业,这种做法并不能称为吃亏,至少其选择到的专业是较理想的。
对于多数考生而言,院校、专业两个因素只能两者适度兼顾或侧重某一方面,如优选专业、降低学校层次也是很正常的做法,只是一本考生选二本院校由于跨了一个批次线,才会让人觉得有吃亏的想法。
实际上合并本科批次已成为大势所趋,一、二本的观念将逐渐淡化,而且高校中很多是省内招一本,省外招二本的情况。对于非985、211等普通类院校而言,低分段的一本、与高分段的二本之间在办学水平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距。因而考生也不必过分纠结一本、二本的问题,只要学校、专业均是自己所想,自己的成绩相对于的报考的学校、专业录取分数没有明显的高分低就,当然不能称之为吃亏了。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大家关注!
还真谈不上吃亏。
了解高考报志愿的人都知道,过一本线10分左右的,基本就可以考虑往二本报了。即便是上了一本招生的学校,都是些没人报的冷僻专业。结果不一定好。
举个例子,去年一个考生理科考了517分,一本线502, 报了一本招生的上海健康医学院,被录取康复学。这是所刚升本科的一本招生的学校。不评价这个学校怎么样?但是和另一个考同样分数的,上了新乡医学院麻醉专业的学生比,就会感觉比较亏。不懂报志愿的可以查一下这两个学校的排名,历年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然后再来喷吧。
另外,有的学校在省内是一本招生,在省外是二本招生,所以,无法说是一本二本。大家心里都清楚,其实除了985和211以及现在说的双一流,100名到200名的学校有几个人能确定谁比谁好?再差就不比了,没可比性。
根据自己的分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接受的专业,然后能录取到自己想去的城市,上想去的大学,就已经很好了。
每个省份都会有些在二本招生的院校最终的录取分数线比某些一本院校分数还要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通过河北省的数据来分析一下,河北省2017年理科本科一批分数控制线为485分。那么,本二批次有多少大学提档分超过了本一线呢?
通过查询,2017年共计739所高校在本二招生,共有123所高校提档分大于或等于485分,也就是达到了本科一批的分数线,占比16.6%。
我们再按分数来排序一下,最高分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提档分高达550分,超本一分数控制线65分,那么,我就要问了,为什么这么高的分数放着好好的本一不读,反而被本科二批的学校录取了?
第一、因为本科一批分数线是按1:1.2划线,必定有那20%的同学会滑落到本科二批录取。
第二、本科一批填报志愿失误被退档,征集志愿没有好专业,不得已在本二选择学校和专业。
第三、部分在本一分数线附近的考生对排在分数线附近的学校不满意(基本都是本二升到本一招生的院校),跳开本一,直接去本二选择较好的学校填报。下图红框中的院校均为2017年由本二升到本一招生的(仅有一个或几个专业在一本招生)
第四、本二中不乏好的大学,因为有的大学在本省为本一招生,但在其他省份为本二招生,比方说安徽医科大学。另外有部分院校既在本一招生又在本二招生,比方说西北政法大学,这部分院校往往在本二招生中要超一本线很高。
据上所述,一本的分数去二本找大学亏不亏,要分情况而论,尤其一本线边缘的考生,一定要慎重填报。二本也有好大学,毕竟,毕业证上是看不出一本二本的。所以说,去二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志愿填报失误,那才是致命的!
首先,一本还是二本并不能拿来衡量院校实力。
一般人都对一本、二本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一本就一定比二本好。其实并不然。
举个例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天津理工大学,单纯院校实力上看,你认为哪个院校会更强一些?一般情况下天津理工大学更要强一些。但是就招生批次而言,以天津为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本一批次招生,天津理工大学主要在本二批次招生为主。
其次,为什么会存在一本二本的划分呢?
之所以会有一本、二本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招生的便利。把高校根据办学的层次人为的划分为三六九等,进行“行政干预”似的的招生录取工作。表面上看,有助于考生与高校在短时间内最大化实现双赢。但是,长远看,却是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试想,如果一所高校已经被“钦点”为一本院校,那么,其不管怎么样,都会有人报考,但最终,这样却会使得高校丧失自我发展提高的动力,更不用说去建设“双一流”了。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所以录取批次合并已经成大趋所势,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进行录取批次合并,不再人为的进行高校的录取批次进行干预,而是合并或者减少录取批次,这样长远看有利于释放高校发展活力,对于考生而言,需要做的就是掌握更多的志愿填报知识。
再次,一本分数上二本院校亏不亏?
一本分数如果在一本中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的话,那么去二本中“淘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二本中不乏好的院校与专业,而且这样的一本分数反而在二本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以广东省为例,据报道:广东理科招生,在完成了本一批第一次的征集志愿之后,仍有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有缺额,如中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南大学(中外合作)。显然这些院校虽然位列一本招生,但是在大部分广东人眼中,这些院校实力一般,更重要的是地域太偏,专业特色并不明显,选择专业的余地也不大。而纵观在二本中招生的院校,不乏占据地域优势的行业黄埔,比如上海立信、首经贸、南京审计、中国民航、西安外国语、广东财经、山东财经等。一本成绩去这些二本院校专业选择余地也大。两者比较下,结果显而易见。
由此可见,一本并不一定比二本好。(作者:圣达信梁挺福)
2018年各省市高招录取工作已过半程,被前批次录取的考生陆续接到入学通知书,填报本科批次考生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很多考生和家长疑惑:为什么有些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线那么高(有的甚至超一本线50多分),我一本的分数读二本院校值不值,亏不亏分?我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部分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线超一本线的原因:
一是本科一批次控制线划定规则导致,本科一批次分数线是按照招生计划1:1.2划定,也就是说本省计划招生一本生10000人,而实际划入人数12000人,势必会造成压线分考生即使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不继续增加招生名额),也面临滑入本科二批次的风险,势必抬高口碑实力不错的二本院校分数线。
二是部分本科二批次院校被认为“潜力股”,不少二本院校的有些专业是国家重点,被广大考生和家长看好,“宁到鸡头不做凤尾”,特别是超一本线不多的考生,直接报考二本院校的龙头专业,参与竞争有限名额,势必造成分数线升高。
三是就业率高的招牌专业备受社会青睐,不少二本院校的招牌专业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专业性、实践性、师资力量都比较强,踏入校门意味着就业无忧,专业录取分数线奇高(例如:上海海关学院)。
一本分数报考二本专业到底亏不亏?
我认为选大学,报专业,不要选贵的,只选对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根据自己的分数、爱好、将来想从事的行业做出选择。高考改革批次合并,大学也在不断合并重组,动态发展中,不存在亏不亏,值不值的问题,将来高考就业就是“专业主导”,所有大学毕业生的最终出路都是一样:走向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谢谢您的点赞,期待您的点击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高出一本线分数很多的学生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题主说的应该是高出一本线分数较少的学生,这种现象很正常,所以不亏!
现在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合并批次,甚至出现一些原来的三本院校录取分数超过一本院校的现象,这表明大家的报考越来越理性了!那些有“批次”情节的考生会越来越少,专业和地域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一本分数上二本很正常!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一本线是按照1:1.2划线,理论上来说肯定那20%的同学会滑落到本科二批录取,所以过一本线几分甚至十几分的学生,都很难在一本里面找学校;
2、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对于过一本线分数不多的学生,即便报了一本大学,也不能上一个好专业,这个时候,很多考生会选择去二本院校选择一个好专业,必然英语、经济类专业。
二、一本分数上二本并不亏!
能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自己喜欢的专业是报考的最好结果!如果不能,对于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来说,选一个好专业更理性。
1、一本、二本是人为划分,不科学:官方并没有这种说法,官方说法是“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录取,这是省招院为录取方便而进行的划分,但结果却人为的把高校分成了三六九等,结果导致一部分不是很好的学校,因为划分到一批,分数也变得很高,招生也很好,但是自己质量跟不上,让考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2、放弃专业冲学校,不理性:对于这个分数的学生,冲进一个所谓的一本院校的冷门专业,或者是不喜欢的专业才是不理想的行为,这个层次的一本和二本差距不大,但是专业将伴随你至少4年时间,所以,选择一个好专业更理性。
即便是上了211、985大学,学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感觉很不理想,更何况是一般的一本院校了,能上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档次差距又不大,您还觉着亏吗?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和高考研究,欢迎关注!
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对押线生而说的。绝大多数省份的一本和二本划档是120%。举个侧子,如果某省今年二本招十万人,那么二本线划到十二万。后面两万人是备胎!预备着前面有人滑档之用。因此二本压线多数情况下是录不上的,但如果本省某校招生人数多,你可能被录取。不过应该多是被调剂到冷门专业或就业前景暗淡的专业,四年后就业是大问题!
另外京沪杭深等热点城市的好一点的二本学校,收分也是奇高,常常高过一本线几十分。比如上海海关学院是2007年才升入本科的学校,因为所处位置和专业设置较好,所以外地考生都趋之若鹜,于是水涨船高,录取分数远远高于一本线。
大学是选学校还是专业,这是个人所好。北大的陆步轩后来不是因为卖猪肉才出名的?清华的毕业生在小区做保安也出名了。纠其原因多数因为专业很坑,不好就业,加之单位家庭的变故才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何不挑个二本的好专业去上,而不是勉强挤进一本被调剂进一个冷门专业去痛苦四年。四年后再因就业困难而考研或考公,现在能避免何必再折腾!立志考研的例外。
经济和政治变化也影响高校的录取分。前几年财经类热门,随着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不景气而人气下滑。采矿类和石油类专业也是同样的原因。
二本院校中原来是部属,后来下放地方。现今又省部共建的大学里有许多好专业,可以考查其历史渊源而去挑选。
你好,我是阿辰君。
可以说,基本不亏。
某些二本院校分数线比一本院校分数线还高可以说是必然的存在,就好比某些专科院校比某些二本院校分数线还高,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那么我们就谈谈为什么某些二本院校的分数线比某些一本院校还高。
一所院校分数线有高有低,那么牵涉到的就是专业。
受欢迎、学院重点培养的专业自然录取分数线较高。
而没有什么学生愿意选择的、学院一般培养的专业自然录取分数线就较低。
所以某些二本院校的分数线比某些一本院校还高,很有可能是二本院校的重点专业和一本院校的一般专业做比较了。
为什么有些人过了一本线还是选择了二本院校?
这部分人普遍是刚好压线或者过一本线几分,为什么说高考后填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决定了你是否能读上大学。
每年都有许多人因为填报志愿而读不上大学,哪怕考过一本线。
所以压线或者只过一本线不分不能贸然填报院校,因为这种情况选择好的专业基本上没有希望。
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二本院校中的重点专业,毕竟专业在大学四年很重要,选择的不好会让你的大学生活很难受。
为什么说不亏?
除名牌大学外,普通的二本院校和普通的一本院校教学水平基本持平,并且在以后的简历学历填写的都是本科。
选择一个好的二本院校和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对于自己一点都不亏。
我是阿辰君,关注我,为你分享各种生活问答。
您好这位家长,欢迎您的提问。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全国大多数省份来讲都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我们作为普通家长会认为一个学校如果放在本科一批次招生,我们就把本科一批次的院校看作一本院校,如果院校在本科二批次招生,我们就会把这个院校想当然的认为是二本院校。就具体某一省份的家长而言这种看法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但在实际招生录取中,有许多大学在同一省份一本招生,二本也放指标在招生。也有许多大学在某些省份全是一本招生,而在另外一些省份却只在本科二批次招生。最后所招来的相同专业学生往往会在相同的班级进行编排授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某一大学它具体招生是在一本招生还是在二本招生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并非是由国家行政命令而决定的。
对于你所说的到底是上一本还是上二本或者说上二本亏不亏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对比来进行解决;对比方法:把与您孩子高考成绩接近的一本和二本里相近录取分的院校进行一个对比,对比的内容包括城市、学科实力、院校历史背景及师资;通过这样的对比,我想你会很快得出一个比较有利的决定。好的,我的回答就这么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