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从七个省最新公布的2024年新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同小异。尤其高考科目3+1+2模式一统高考江湖。这是高考试卷逐步回归统一命题之后又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高考改革方案逐步在去地方化,统一新高考形成了新的固化模式。
一 3+1+2成高考科目主要模式
新高考科目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模式,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3+3,浙江特殊,但基本模式依然是3+3。即语文、数学、英语为统一高考科目,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选择3门参加统一高考。2021年进入新高考的广东、福建、江苏、河北、辽宁、湖北、湖南和重庆8个省市全部是3+1+2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为统一高考科目,物理或历史必选一门,然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门中选择两门参加高考。此次公布的甘肃、广西、安徽、黑龙江、贵州、吉林、江西七个省的科目选考是3+1+2。也就是说,没有宣布进入新高考的10个地区的科目选考将来极大可能性是3+1+2。高考科目自1999年开始的3+X到文综或理综,一直到现在3+1+2,不断修正。新高考科目选考,如果没有综合素质评价占据高考录取权重,那么,3+1+2依然是改版的3+X。
二 高考总分逐步开始统一
七个省公布的新高考方案中,高考总分开始统一。语文、数学、英语高考试卷满分为150分,选考科目物理和历史试卷按原始分100分计入总分,其他选考科目按等级转换分数计入考生总成绩。高考总分统一为750分。截止到目前,新高考地区除了上海、海南等少数地区高考总分不是750分外,其他地区高考试卷总分全部是750分。这说明高考模式再次开始统一化,逐步去地方化。统一命题、统一科目模式、统一科目分值和高考总分数。
三 投档没有第三种模式
目前,新高考的投档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院校专业组模式,一种是专业+院校的模式。七个省市公布的新高考方案中,有的省市公布投档模式,例如广西、黑龙江、江西、安徽,均是院校专业组的模式。没有公布投档模式的省,其投档模式,在院校专业组和专业+院校两种模式选择,新高考不会出现第三种投档模式。意味新高考的录取投档模式相对统一了。院校专业组依然存在调剂,但调剂会在专业组内调剂;专业+院校的投档模式,计划直接投放到专业,一般不需要调剂。
四 外语一年两考是大势所趋
此次七个省市公布的新高考方案里,还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即外语高考科目考试。部分省公布,外语科目考试含听力和笔试两部分,待条件成熟后实行“一年两考”。截止到目前,已经实施新高考地区的外语科目高考,大多实行了一年两考,说明外语科目一年两考基本可以实施,同时分值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广东高考外语听说分值由15分增加到20分。因此,高考外语科目“一年两考”是大势所趋。
五 高考复读生依然存在
此次七个省市公布的新高考方案和2021年实施新高考的八个省市的方案类似。合格性考试是允许社会考生参加考试的,对于参加高考录取的选择性考试科目,一般均表述为:选择性考试的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人员。这充分说明,不管是旧的高考模式还是新高考模式,均允许复读生参加高考。但与以前有些地区新高考的方案不同,一些地区,例如甘肃明确要求选择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之前有地区规定,选择性考试成绩有效期两年,一定程度会导致高考不公。选择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说明复读生所有的高考科目均要参加统一高考。
六 高职院校退出高考序列
2007年,我在全国第一次提出高职退出高考序列。随着高考改革深入化,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的招生已经开始实施自主招生。此次,七个省市均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与统一高考招生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招生主要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自主招生,提前报名自主招生的考生,被录取后,不用参加统一高考录取;第二种是通过统一高考录取考生;第三种,面向社会再次招生,即免试入学的招生方式。从这次高职院校招生的表述来分析,第二种即高职院校通过统一高考录取考生的模式可能会取消。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职院校退出高考序列。
七 选择性科目考试时间表述不一致
以上六个方面均是七个省新高考相对统一的政策。同时,各地存在一些地方性的政策差异。对于科目考试时间,各地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合格性考试,广西规定,合格性考试各科目每年开考1次,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门。甘肃规定,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我以前分析过,对于合格性考试,不管是一次还是两次,基本不会对日常教学秩序构成特别大的麻烦。但从实施层面来分析,合格性考试次数越少,考生压力相对会越小。
最为重要的是选择性科目考试时间,其他地区均是统一为全国高考时间,但安徽和黑龙江选择性科目考试时间表述有差异,这和2021年参加新高考的8个地区是不同的。黑龙江和安徽对于选择性考试时间的表述是,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考试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选择性考试时间紧随统一高考之后进行。说明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和其他新高考地区时间一致,安排在9日和10日两天统考选择性科目;第二种可能性,另单独安排时间考试。从现行高考政策来分析,统一安排在9日和10日两天统考选择性科目相对合理。
八 部分省再选科目实施保障机制
此次,黑龙江和吉林的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实施了保障机制,即当再选科目中某科目考试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基数计算等级转换分,保障基数依据国家人才宏观需求等因素确定。其他省没有关于再选科目保障机制的表述。新高考科目保障机制是之前上海等地在弃考物理的特殊情况下实施的政策。如某地的高考实考总人数为40万人,假如某科目保障比例为当年高考总实考人数的20%,即以8万人作为等级赋分基数,不足比例,启动保障机制,以20%为赋分基数。该科目分数实考分数低的考生,也有可能获得相对高的赋分,为高校的生源提供了保障。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